亳州市高瓴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一、 核心审查依据(标准与法规)审查的首要依据是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通常包括: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 - 此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必须严格执行,是所有审查的根本依据。地方标准:各省市发布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如浙江省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江苏省的《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JG32/TJ 251等)。当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时,以地方标准为准。其他相关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
二、 节能专篇设计文件完整性审查审查首先会检查提交的节能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这是形式审查的第一步。通常应包括:节能设计专篇(说明书):详细阐述项目概况、设计依据、节能技术措施、计算的结论等。节能计算报告书:由经过认证的软件生成,是审查的核心数据支撑。相关设计图纸:建筑专业:墙体、屋面、地面、门窗、幕墙的详图和大样图,清晰标注保温层的位置、厚度及构造做法。暖通专业: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图,设备表(需注明能效值)。电气专业:照明系统图,照明功率密度值(LPD)计算。给排水专业: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措施(如太阳能、热泵等)。
三、 详细技术性审查要点这是实质性审查的核心,审查人员会像“侦探”一样核对以下内容:
1.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核对计算书中墙体、屋顶、地面、外门窗、幕墙等的传热系数(K值)、遮阳系数(SC)、太阳得热系数(SHGC) 是否满足标准中的限值要求。结构性热桥处理:审查图纸中是否对门窗洞口、阳台板、女儿墙、勒脚等热桥部位采取了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能量流失。气密性:设计是否保证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严密性,减少冷风渗透。2. 供暖、通风与空调(HVAC)设备能效:检查设备表中所选的冷热源机组(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水泵、风机的能效等级是否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强制要求的最低能效值。系统控制:系统设计是否采用了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如分室温控、分户计量、变频控制等),避免能源浪费。热回收装置: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医院),是否有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设计。3. 电气与照明照明功率密度(LPD):核对计算书中的LPD值是否严格控制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目标值以内。节能灯具与控制:是否普遍采用LED等高效光源,并采用了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如楼梯间、走廊采用声光控开关)。4. 可再生能源利用(近年审查重点)太阳能热水系统:根据地方规定,审查是否强制要求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如设置,需审查其集热器面积、供水比例等是否符合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审查光伏系统的配置容量、并网设计等是否符合规范和地方政策。5. 节能计算报告书审查(重中之重)软件合法性:是否使用国家或地方认证的正版节能计算软件。模型准确性:计算模型的建筑外形、窗墙比、朝向等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参数真实性:输入的参数(如材料热工参数、设备能效)是否与设计选型一致,是否有据可依。结论符合性:计算的最终结果——“规定性指标” 或 “性能化指标”(如权衡判断)是否明确显示符合规范要求。
四、 常见被“卡”原因(不合格项)计算书与图纸不符:计算书中的窗户型号、保温厚度等与图纸标注不一致。选用淘汰或不合格产品:设备表中设备的能效等级低于国标强制要求。热桥处理缺失:图纸中对构造柱、圈梁等热桥部位无保温处理详图。照明功率密度(LPD)超标:计算值大于标准规定限值。可再生能源利用不到位:未按当地强制性规定安装太阳能系统。计算报告书错误:软件使用错误,参数输入错误,导致错误结论。总结给设计人员的建议要顺利通过节能审查,务必做到:严谨一致:确保计算书、设计说明、图纸三者高度统一,所有参数都有出处。深入了解地方政策: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地的最新节能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细节决定成败:不放过任何一个热桥部位,不遗漏任何一台设备的能效参数。提前自查:在送审前,最好用软件完整计算一遍,并进行交叉校对。